2022年考研人数再次达到历史新高,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57万人,较上一年增长近80万人,同比增长21.22%。
1.考研人数不断攀升
考研竞争的白热化,尤其体现在往届生考研人数的激增。
从近些年的数据上来看,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,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。自2016年起,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。2015-2022年,7年平均增长15.8%。
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,近年来,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。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,到2020年达到110.6万人,2021年则达到了约120万。
十年间,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近一倍。尤其是2020年招生中,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,缓解就业压力,当年研究生招生增长20.7%,创下近年新高。
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,同比增加167万人,是几十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,总量也创下历史新高。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,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100万,占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0%以上。
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。2007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0.2%,之后占比不断上升。到2019年,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.1%。也就是说每100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拥有研究生学历。
多所高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相比2021年增长率超过40%。
2.2022考研内卷原因
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,并不是绝对的分数高就能录取,更重要的是你的排名。今年的考研分数可能真的会是有史以来最卷的一次研究生考试。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:
1.疫情原因
部分同学要出国留学,由于疫情政策,只能选择考研,加入泱泱考研大军,
2.大企业头部裁员
部分毕业之后想进BAT大企业的同学,受疫情经济,市场的影响,也选择考研,包括企业内部员工。
3.部分行业受政策调整受挫
最典型的就是教培行业,很多行业的一线员工都师出名校,在行业受挫的影响下也只能选择考研。
所以不得不说,今年考研真的是最难的一年。仅仅有一个好看的卷面分数也不要太过于乐观。重要的是要知道你在该专业下的排名,是否有被录取的可能。甚至部分专业370.380分都面临着选择调剂。
因此在这种“全民考研”的热潮下,大家应该冷冷静静地问问自己。自己是不是能静下心来完成未来三年的学业,如果答案是可以,建议认真准备复试工作及后续调剂工作。公众号后续也会收集各院校调剂信息。
随着疫情管控常态化,考研人数只会越来越多,考研只会越来越卷!
太卷了,是考研党最直观的感受。考研的初衷也不再是单纯想做学术,而是提升学历好就业。
人们感叹,表面考研内卷,实则就业内卷。
报考人数持续增加,研究生扩招也在预期之中。
担忧研究生烂大街,倒不必过虑。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,研究生的比例仍然较低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培养的研究生尚不足千万。当下,就业人口中研究生学历占比约1%,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的10%。
基于此,研究生扩招并非全然盲目,也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,对持续提升就业人口中研究生比例有积极意义。
针对当下的就业形势,研究生教育被视为人才蓄水池、就业缓冲器。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,同比增加167万人,叠加疫情影响,就业形势颇为严峻。
提升就业竞争力,成为考研的主要动力源。如果有比读研更好的促进就业的方式,读研对考研党来说就没有太大的边际收益,反而可能存在较大的边际成本,考研党也会放弃考研。
考研内卷,从根本来说是就业内卷。考研的初衷,不再是单纯想搞科研,而是更好就业。研究生名称中带着“研究”二字,今天人们谈到考研热,第一反应却是“就业”。
有考研党说,不考研的话,本科毕业担心找不到工作。考研上岸的话,研究生毕业也担心失业。读研的三年,又是避风港的三年。
已经工作的往届生,又何尝没有担忧。在考生构成中,近年来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,也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无论是在“双一流”高校还是“双非”高校,这一现象都较为明显。“双一流”高校云南大学,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达63%。“双非”西北师范大学,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达62%。
研究生整体的报录比集中在3:1到4:1之间。457万考研党进入考场,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得以上岸,延缓进入就业市场两到三年。两三年后求职,同一拨人将再次狭路相逢。
学历卷
就业压力大,通过考研提升学历。在劳动力市场,求职者学历普遍提高,又造成学历通胀。
在学历社会的驱使下,学历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。学历高消费带来了“高学历、低就业”的特殊社会现象,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薪酬惩罚。
美国乔治·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莱恩·卡普兰研究发现,文凭通胀导致的教育低回报,比你想象的更严重。多熬的岁月,多获得的文凭没有创造财富,不增加个人福祉。在文凭通胀大背景下,大家又不得不为之多奋斗数年。
而当求职者人手一本研究生学历证书,内卷就下沉到本科第一学历。尽管教育部不止一次强调“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”,但是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就业队伍,用人单位在招聘选人时,还是会优先考虑“双一流”本科毕业生。
由于深知本科“第一学历”的分量,纵使考研人数年年看涨,“本科学校不好,考研也白搭”的压抑情绪,仍然在考研党中蔓延。
在经历了多年的本科生扩招之后,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研究生。根据已披露的2018、2019、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,那三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为85.80万、91.65万、110.66万人,增幅分别为6.82%、20.74%。
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指出,近年来国内大学纷纷提出以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为发展建设目标,这一办学思想的直接后果,是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下滑。
今天,当人们抱怨本科生就业压力大、无法满足社会需求、研究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时,却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:20世纪80年代研究生数量少,教师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科生教学上,从而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。
秦春华认为,和人们的预期相反,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结果,并没有相应提高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质量,反而降低了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。社会过于强调研究生学历的结果,使得教育过程变成了一个不断为更高阶段的考试进行准备的过程。
如果眼光放长远,大学本科阶段是最好的时间段,会对人的一生产生较大影响,而不仅仅是为了大学毕业后考个研。
高校乃至社会若不重视本科生教育,毕业生所焦虑的问题,无非是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。